20/09/2024

印度之旅归来

印度之旅归来,解锁了一个新的词汇旅行加油。


这不是一篇旅游攻略。

 

今年公司团建择定的旅行目的地在印度的喀拉拉 (Kerala),至于难道没有不去的选择吗?”“为什么非得一起去?,这背后的原因和心路历程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伴随着我踏上了这段旅程的,是家人朋友们的声声问候,比如:注意安全啊小心不要被卖掉旅行加油” 等等。当飞机降落在Cochin机场,我不由得心生感慨,那个我从未憧憬、也未曾觉得会与我人生有任何交集的印度,我终究还是来了。

既然印度已成为我旅途中的一站,我的心态也变得相对平静。没有太多期盼,也不带任何焦虑或怨忿,只是保持一种平常心。毕竟,这不是一次独自背包客的冒险,而是一次已然成行的旅程,既来之则安之,更不去质疑自己为何没有拒绝这次旅行,毕竟在我们华人社群中,许多人都会忍不住想问:到底谁没事会无缘无故去印度旅行?


由于整个行程都是集体活动,所以并没有像家人和朋友们所担心的那样可怕。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个人依然保持着警惕。毕竟恐惧往往源于对未知的陌生感,而我对印度确实知之甚少。同事们对此也格外关心,时刻关注着我的动向:我试衣服时,会特意在试衣间外等我;去公共厕所时,也会在门外守候;当我独自返回房间时,会目送我进去,直到确认我的安全。

由于我是我们团体中唯一的华人,加上在飞机上也只有我一个华人,难免让我产生了整个印度是不是只有我一个华人的错觉。这种奇妙的错觉或许还源于以下几点:

1.    上飞机时,空姐带着一种你是不是走错飞机了?的表情,满脸疑惑地问我:“Are you going to Cochin, right?” 

(是的小姐姐,不然我怎么通过Gate赶上这个飞机呢?你是不是觉得我不该出现在这趟飞往印度的航班上?😂

2. 在入境时,海关官员用一种审视入侵者的眼神看着我,仿佛在质疑我为何出现在这里。

: What is your purpose to India?

: Company office trip.

: Where are you working?

: Law firm, with them.

直到我无奈地指了指与我的同事们,他才停止了对我的盘问,随后转过头去,和他旁边的同事窃窃私语着什么,仿佛我这个华人的到来,与他心中的常态不符。

3. 在机场、街道和景区几乎看不到其他华人的面孔。当我走在街道上、逛商场或用餐时,常常感受到许多目光的注视,时不时就有人多看我一眼。 (绝对不是因为我长得漂亮,我完全素颜😓


我去的喀拉拉(Kerala)位于印度西南部,相比全印度,它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算是比较发达的。然而,即使这里缺乏与其他国家外贸往来的明显迹象(我几乎没有看到任何中国餐、日本餐、韩国餐或马来餐的餐厅),但基础设施和交通建设还是相对完善的。

但是!他们的环境整洁度和卫生意识与我的一直以来的生活可谓大相径庭。尽管一个国家到处有施工工程是正常的,但每个工地都坑坑洼洼,满是淤泥污水垃圾,实在让我难以理解。除此之外,到处都有垃圾堆,不论是施工场地、路边、住宅区,还是海边,垃圾几乎无处不在。甚至连临时搭建的游乐场也紧邻垃圾堆,尽管臭味熏天,小孩子们依然无忧无虑地在水池里嬉戏。正如我同事所说的,她感受到了一场真正的Culture Shock,并十分感恩她的祖先从印度移民到马来西亚。随即还补充了一句:我爱我的祖国,马来西亚。



Kerala著名的水乡景观船屋体验,人均仅需RM25的景观豪华船屋,在这里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抛开忙不完的工作,沉浸在苍穹和大海的蔚蓝与和谐,树植环绕绿意盎然。短暂的闲暇时光中,享受着无事可做以及工作勿扰的懈怠,船外风景如画,船内安宁惬意。


我们来印度的这几天,恰逢他们欢庆盛大的Onam节。除了欣赏了一场震撼心灵的Kathakalistory play)表演,还身临其境地感受了当地人山人海的盛况。夜晚的市中心熙熙攘攘,商场和街道黑压压的一片全是人,连当地的司机都打趣道如果在人群中走丢了,可就真的找不回来了。

至于为什么我们不得不战战兢兢地穿梭于拥挤的市场和街道,多亏了某位热心同事的提议:Must let’s YX experience the real Indian.”。有同事甚至还提议,让我置身其中,拍张照片留念,捕捉人潮如织之中一眼就看得到我的效果,我是真的会谢。


这几日在恍惚中有惊无险地度过了。其实所谓的惊险,不过是虚惊一场,自己吓自己。

来到了一个水上按摩中心,大伙儿都各自被领到幽暗的小房间里。由于我选的是腿部按摩,所以当按摩的印度小姐姐让我把我的下半身衣物退去时,一瞬间,我心弦绷紧神经紧绷,脑海中闪过无数个念头完了完了,这个小房间里该不会藏了个男人吧

小心翼翼地检查之后发现是我多虑了,我似乎有些草木皆兵了。疗程进入收尾阶段时,小姐姐说她得出去5分钟,我又开始提心吊胆如坐针毡,完了完了,等下她不会带一个男人进来吧?

5分钟之后,小姐姐带了一件小毛巾进来。

我的按摩疗程短短25分钟,我的思绪仿佛坐了躺云霄飞车翻山越岭,内心小剧场像大海一样翻腾,惊涛骇浪。


对于那些渴望打破常规、寻求刺激的叛逆旅者来说, 印度无疑是一场别样的冒险。

在纷扰的城市,烈日下滚滚的尘埃裹挟着的气味,刺激着鼻腔,警觉着心绪。而印度的水乡安逸闲静,河水承载着生活的百态。除了可以见证水运的便捷以及当地人随性的生活方式,更能目睹他们不羁的生活态度:同一条河水,当地人用它洗碗、洗衣服,甚至洗澡、洗头,这种行为彻底颠覆了我的固有观念。


这不是一篇旅游攻略,这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外来者,通过五天短暂的旅行中,浅薄地分享一下另外一个世界。

17/02/2021

凑佳苗《告白》(凑かなえ《こくはく 》)

Image result for 凑佳苗 告白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日本文学翻译作品,之前我的朋友介绍这本书给我时,我还误以为这本小说以告白为书名,大概是叙述某个纯情爱情的故事。被告知原来它是一本推理小说时还是挺意外的,其故事的复杂,据说如果思路不清晰将会陷入麻乱之中,迷糊一片。起初只是将信将疑,此刻却钦佩不已。

第一章的内容以一位女班导在班上的一番言论揭开序幕,这位名字叫森口悠子的教师在几星期前刚经历了伤痛,她的四岁女儿意外失足于学校的游泳池溺毙而亡。结业典礼结束后,她宣布辞职并将她女儿死亡的真相公诸于班上:她的女儿——爱美,是被两个本班的同学杀害的,她称作他们为少年A及少年B。随后,她亦透露了她的复仇计划——她已将患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注射入少年A与少年B的牛奶盒里,用此病毒警示他们的恶行,并且让他们在惭愧中活着。

 

少年B

少年B下村直树,他的妈妈是一位将宠爱与疼爱都化作为溺爱的母亲。下村同学杀害爱美的动机,源自于他一直以来接受不了他人批评及侮辱的性格。然而,这样自尊心强的性格也导致他被告知自己喝了有HIV血液的牛奶后,陷入一潭深不见底的沼泽,从此一蹶不振。

他没有去求证,所以不知道以这样的方式而患上艾滋病的概率其实很低,并且艾滋病的发病时期其实是五到十年。他就这样什么都不管不顾自怨自艾,以致自己精神失常。极度懊悔、愧疚不已的他为了可以被关进警察局,最终用菜刀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少年A

少年A渡边修哉,是个特别聪明的资优生。渡边同学从小就在他母亲所给予的巨大期望及压力的学习环境下成长。自小,他的母亲从来不讲关于感恩与善良的童话故事给他听,反而让他听着电子工程的知识教学入睡。

在他五年级那年,他的父母离婚了,他的母亲为了名利抛弃了他。眼高于顶、自尊高人一等的渡边视所有人为笨蛋,除了他妈妈。为了引起远方母亲的注意,他计划杀害爱美,但是结果却没有遂了他的愿。对于女儿的死因,森口老师并没有举报他们,也不打算翻案。森口老师对他们俩的报复,他也不以为意,全然不放在眼里。

在得知母亲再婚了并且已生了一个弟弟之后,他恼羞成怒,凭着他的发明技术制造了炸弹,安装在学校礼堂,欲在开学典礼时引爆。然而,智高一筹的森口老师却将炸弹搬迁至渡边母亲的研究室,并且随后打电话告诉他,炸弹是他制造的,炸弹也是他自己启动的,他的母亲是他自己杀的。这就是故事的结局。

 

总结

这两个凶手蓄意杀害了一个四岁的小女孩,导致身为母亲的森口老师失去了女儿,最终却也都亲手杀了自己母亲,这是多么地讽刺。整个小说的情节渐进很突兀精彩,结局也让人震撼及意外。从各个人物角度以第一人称描写剧情的发展,读者可以立即从各个人物的反应及想法中反思自己的伦理道德价值观。

我从这本书看到了日本教育的方式对孩子所带来的正负面影响,领悟了一个母亲的教育如何对一个孩子的心灵直接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心灵陪伴真的至关重要,故事里悲剧的发生,追根究底都是因为母亲错误的管教方式,造成了孩子偏激的想法以及心灵和性格上的缺陷,

同时,这本书也反映了一个身为父母也兼为老师的心态与职者两者兼顾平衡的重要。森口悠子老师在班上的一番告白里坦承她身为人母,自然是恨不得将少年A和少年B都杀了以报女儿被杀害之仇。但是,除了身为母亲,她也为人师表,教师也有义务保护学生,因此她不打算翻案把他们绳之以法。她的复仇计划很疯狂、不理智,也失去了道德人性,但是她的一句我并不想当神职者,让我陷入了一阵沉思。

今日若是换作是我设身处地,经历了森口老师所经历的悲痛事件,我是否会愿意当一个以德报怨宽以待人的神职者?首先,两个同学所犯下的劣行,已经超出了得以被人类宽恕及原谅的程度。杀人犯法,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每一个行为负责。其次,身为一个母亲,凭什么要为其他母亲的失职而负责?凭什么要承担由于其他母亲的过错而被迫加剧的痛苦?每个父母都必须为自己的孩子负责任。

即使是一个头脑十分理智,十分明白道德是非界限的人,遇到这样的经历心里感到愤恨且心生狭隘是难以避免的。虽然复仇只会让别人陪你一起痛苦悔恨,并不能起死回生,也无法改变过往,不过强迫一个人去放下过往,选择释怀,并且宽恕原谅他人,也未免太强人所难?或许,可以将所谓的复仇,更变为对施害者的教训,用法律的力量去制裁有罪的人。如此以法律为界限,即使仇恨被最大化,或许也没什么不好的。               

Image result for 凑佳苗 告白